當我放棄了排名,人生再也不怕「來不及」

真實的人生並不是在「比大小」,而是一場「接龍」遊戲,每個人都是玩家,沒有非得要分出輸贏不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以前,我是一個超級愛生氣的人,有多愛呢?走在騎樓,在前面擋住我的人腳步慢一點,生氣!好朋友約聚會遲到三分鐘,生氣!看到搭捷運不把包包往前背的人,生氣!看到有人下樓梯邊滑手機,生氣!我常想,為什麼這些人動作這麼慢?為什麼這些人這麼不守規矩?為什麼這些人這樣浪費自己與他人的時間?

直到有一天朋友問我:「你到底在急什麼?」我想了想回答:「因為我很差勁。」

拚命追趕的人生

小時候,母親對我的期望很高。一方面是因為她認為我頭腦其實還不錯,不好好念書很可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她的朋友幾乎都是學校老師,老師的兒女們個個都是學霸,人生前景一片光明。我的比較對象,永遠都是那些學習成績優異的人,彷彿人生的唯一的意義,就是要在成績排行榜上面卡到一個好名次。

我還記得以前每次拿考試成績回家,考85分時,我媽問我,為什麼不能考95分?考95分時,我媽問我,為什麼不能考100分?考到100分時,我媽問我,為什麼另一科沒有100分?即便有次段考拿到全班第二名,在全年級1,000多人的學校,校排72名,也只換到一句「為什麼不是第一名?」

因此,在我的整個求學記憶裡,我一直都是個輸家,即便有時我覺得自己已經做得還不錯了,卻仍然得不到任何肯定,不管我怎麼努力,跟走在我前面的人相比,我依然一文不值。

這段痛苦的經歷,塑造了我的一個信念──「我只是個劣質品,只能持續追趕別人」,也因為如此,即便我大學之後脫離學科領域,跑到藝術設計領域闖蕩,卻仍舊依循這套原則生存,而成了一個病態追求效率,只要被耽誤一點時間就會暴怒的人。

功成名就然後呢?

依靠「否定自我價值」來逼自己前進,在某些情況下確實會帶來好處,我會為自己設下高標,再小的事情都會想辦法拚命達成,所以我變得很會工作。我可以比大多數人快速上手新工作,有更快的學習能力,甚至樂於花費全部的下班時間,來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因此在職場的初期,我的工作運貴人運都還不錯,一路輾轉,也拿到我心目中頂尖遊戲公司的工作。

但這種策略也帶來一些壞處,我變得害怕失敗、害怕出錯,一點點未知我就會裹足不前,我害怕自己稍有不慎,就會從光明的頂端,再次落入漆黑的深淵裡。而更因為我把難以達到的高標準擺在那裡,我常常悶悶不樂,即便我已經進到夢幻企業中工作,仍然無法欣賞自己的成果,難以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開心。有一天我忍不住問自己:「你現在在熱愛的遊戲業裡,又待在一家各方面條件都好的夢幻企業,做的事情也是你擅長的畫畫,你到底為什麼還這麼不開心?」

那一刻,我真心覺得,人生毫無意義。

從接受稱讚開始

在一連串的追逐之後,我逐漸明白,一直以來我都陷在永無止境的追趕循環中,選定一個目標,達成一個目標,再選定一個目標,再達成一個目標。這個循環原本不該有什麼問題,設定目標達成目標,本就是持續進步的階梯,真正讓我不開心的是,我從未停下腳步,回頭看看自己走過了多少路,眼裡永遠只有我與領先者的差距,只聚焦自己與前方目標的距離,卻不看看自己現在身在何處。

有一次,因為一個機緣巧合,認識了一位熱愛學習的中醫師好友,我們無話不談,聊學習、聊職涯、聊感情、聊一切我們的人生困擾。某一天我就告訴他:「我真的不太習慣你老是稱讚我很會畫畫,因為我很清楚知道,我畫給你看的東西,在我們那個圈子裡,任何一個人都辦得到,而這個程度在業界也只能算是30分的等級。」

這位中醫好友笑了笑對我說:「我不管你在你們圈子裡第幾名,你的程度在圈子裡有幾分,在我眼裡,你是我認識的所有優秀的人裡,畫畫最好的那一個,這樣就足夠讓我佩服你了,如果你不接受我的稱讚,其實也是一種否定,彷彿你認為我毫無鑑賞能力。」

你不需要變得完美,也依然很「有用」

在那次對話之後,我意識到,原來過去的我,都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排名」之上,自己的人生就像在玩撲克牌的「比大小」一樣,只要有一張牌的數字比我大,那麼我就是輸家,即便我已經爬到一個圈子的頂端,我仍然在尋找一張數字比我大的牌,想方設法證明誰輸誰贏。

然而真實的人生並不是在「比大小」,而是一場「接龍」遊戲,每個人都是玩家,玩家之間沒有非得要分出輸贏不可,而是每個人都貢獻一點自己「有用」的地方,讓人生這場遊戲可以一直持續下去,讓在場的玩家們彼此都開心。有了這層理解,我開始不再追求名次、頭銜,而將焦點轉到「我如何成為他人生命中的助力」,試著透過提供幫助,找回我的價值。

2017年,因為一個契機,我投入職涯輔導領域學習。起初,我只是想解決自己的迷茫問題,結果意外的是,我發現原來這世界上,也有一群人跟我一樣,對未來感到茫然,於是我開始試著分享我學到的知識、技巧,也試著透過一對一諮詢的方式,陪伴那些在人生道路上,不小心迷失方向的人。有的朋友在職涯諮詢之後,找到了方向,開啟了新的人生;有些朋友因此踏上一條自己從不敢奢求的道路;有些朋友看見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價值,活得更精彩。

兩個月前,有個程式教育單位的課務專員連繫我,我曾在這個單位上過課,結業後也到單位裡分享過履歷撰寫技巧,那位專員跟我說,他們有位學員非常認真努力,投了履歷之後卻一直拿到無聲卡,問我願不願意幫他看看履歷?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很快的跟這位學弟通了電話,告訴他我覺得履歷哪邊可以強化。這位學弟話不多,聽完我說的之後,就默默地照著我的建議修改並持續投遞履歷,沒想到一個月後,我就收到他的訊息,他說自己已經拿到offer了,而且同時還有其他家公司持續找他面試,他想跟我道謝。

收到這則留言時,我開心到從椅子上跳起來,笑得合不攏嘴,在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即便我不是完美的,依然可以透過自己的棉薄之力給別人帶來助益,甚至當別人因此取得成果時,自己也可以這麼開心。

自此,我放棄了「排名」,身邊的人再也不是競爭對手,而是隊友,我不再需要為了追求勝利而急急忙忙、戰戰兢兢,而只需要等待合適的時機,伸出援手的當下我就已圓滿了自身的價值,人生再也不怕「來不及」。

(作者Joseph洪澤洋,現為大人學內容製作部經理。過去曾在知名手機遊戲公司、大型網路遊戲公司,擔任美術設計,因為找不到自己的職涯方向,而全身心投入職涯輔導領域學習,最終取得GCDF全球職涯發展師證照,曾協助超過100人排解職涯難題。職涯blog:https://medium.com/@mr.bice

此文同步刊登在獨立評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