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並非一條筆直的路:新手媽咪創業心酸誰人知?

作者 華人領袖

2020-11-26

雖然孩子不是早早睡過夜的「天使寶寶」,卻正因此開啟了我的創業之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16年底,我辭掉別人眼中高薪體面的工作,飛過歐亞大陸與已經在英國工作的另一半會合。我們拋下多年職場的舒適圈,和其他打工度假者合住在鐵皮屋,待在由客廳隔間的小房間裡,尋找下一個居住地和工作。

即便我過去在教人家怎麼投履歷,但年過三十又是非母語人士,徬徨懷疑的心情還是有的。重新起頭不容易,但一如過往的信念,我相信憑藉過去的經歷,再加上努力,還是能在異鄉闖出一片天。

當時的我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不是起飛,而是躺下。

歐洲生活沒有粉紅泡泡

我懷孕了。隨之而來的妊娠劇吐和安胎,讓我在孕期中整整8個月都是躺在床上(或廁所嘔吐的路上)。不用說出門找工作,連走出房門都有困難。

孩子出生後,我如多數的母親一樣,儘可能地回應她所有的需求,給足安全感。寶寶是生命美好的禮物,但無後援的育兒生活,再加上夜醒N次帶來的壓力跟疲憊,已經無力回到職場。網路上說好的優雅的育兒,生小孩也能有自己的人生呢?那些勵志的女職人故事只提到成果,卻沒說他們怎麼走過來,或是過程中放棄了什麼?

考驗接踵而來,伴侶此時生了場病,工作也出現變化。我在他住院、工作中斷的那幾個月,抱著孩子每日流淚禱告。原來人是如此脆弱,一陣颳風就能把我們吹得東倒西歪。那是靠信念支撐的日子,我甚至想如果「狼狽回台」,還有沒有臉回舊東家?

感謝上帝聽到我們的呼求,接下來幾個月家中出現轉機。伴侶順利康復找到新工作,更棒的是,寶寶的睡眠問題因為尋求睡眠顧問而解脫,我在閒暇之餘的網路寫文也認識了在家創業的前輩。

分享的意外收穫

我把尋找顧問的過程寫成文章,意外引來許多迴響,才知道,與我們一樣掙扎的父母很多,但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寫信給我的顧問,詢問要如何學習嬰幼兒睡眠的知識。他推薦了我學習、認證的管道,也因此,我一腳踏入寶寶睡眠的領域,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睡眠顧問一同學習。

拿到認證後,我創立「好眠寶寶 寶貝的睡眠顧問」,希望除了能改善這些家庭的睡眠問題,也要讓更多台灣家庭對寶寶的睡眠發展有概念。一直到現在,我仍然每個月持續進修,累積更多在地的輔導經驗,再把這些經驗以免費文章、圖表、聲音檔的方式分享出來。

我最終的目標是能「幫助更多新手爸媽(尤其是媽媽)在育兒中得到些喘息,找回自己的人生」。父母的角色是一輩子,但任務是階段性的,有這樣的認知,就能用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現今的難處。

創立品牌至今不到一年,這段期間聆聽了不少家庭故事,也看到事業上的種種機會和挑戰。這段插曲比想像中有趣,也越走越展開。沒想到當初孩子睡不好,開啟了我從未想過的職涯篇章,有機會成為「在家創業」的一員。

生命並非一條筆直的路

我在華人領袖的導師是婦產科醫生暨連鎖月子中心董事長Jesse 莊盛全。Jesse分享了台灣母嬰產業的現況,還有商業角度的思維。我喜歡他說的一段話:「你要記著,你現在是睡眠顧問,這是基石,並非終點。生命有很多機會,如果你有足夠的視野跟彈性,就能穿梭在岩壁間往上爬。」

當下有種當頭棒喝,這何嘗不是我的經歷寫照呢?我來英國前的職業是教育訓練管理師,有教育的底子,也常常處理「人」的問題。過去與職場大師合作的溝通、領導、簡報等頂尖課程,無意間成為新職涯的養分。

另一位導師洪震宇在他的《機會效應》這本書裡提到:「我們的人生,很多事情都不在預料之內,有些人為此深感挫折,有些人卻視為意外驚喜,開啟有趣豐富的歷程。」即便我現在選了一條看似完全不同的路,核心技能卻有許多共通點,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如果我的孩子是早早睡過夜的天使寶寶,我不會遇到這個機會。如果我把焦點放在抗拒,或死守著過去的美好,就埋葬了這段有趣的創業經歷。

我相信過去的種種努力,都會成為「我」的一部分。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生命給予的挑戰,卻能重新組裝能力與調整思維,讓自己像變形超人一樣,穿梭在各種角色之間。那個曾經挫折、無助的新手媽咪,有更多能量跟體諒,協助相同經歷的母親。有時候我們會很羨慕別人的幸福生活,卻忘了要把當下的自己活好。這樣不按牌理出牌,充滿創造力的人生,是不是更加有趣呢?

(作者Peggy是由美國家庭睡眠協會Family Sleep Institute和國際睡眠顧問學會IACSC認證的寶寶睡眠顧問。 )

此文同步刊登在獨立評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