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2K世代」到「台灣新創第一代」,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0-06-11

by 簡少年 / 華人領袖一百第一屆學生

也許在不同文化的激盪下,更能在創業時創造出新火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我是簡少年,七年級後段班的兩岸網路創業者。學生時期,我熱衷尋找自我,高中開始研究算命,大學不愛上學,都在上電視和忙實習。畢業後不花一毛錢環島走一趟,被媒體報導後莫名其妙一砲而紅,出社會不久和朋友共同創辦過一個酷炫的比賽平台獎金獵人,2015年到北京創辦了桃桃喜命理科技公司,現在擔任CEO兼首席命理師,人稱新創圈國師。

因為在台北和北京都做過網路創業,公司拿過美國、中國大陸、台灣創投的錢,參加過三地大大小小加速器和創業計畫,所以對於兩岸的網路創業生態,還算略懂。

這次很難得有這機會可以做個分享,一直在想要寫什麼分享給大家是最好的,是要分享迷惘時的出路?還是要分享兩岸創業經驗?亦或是22k一代的反思?

在難以決定的時候,依照我的專業,就該抽支籤,想看看觀音菩薩覺得寫什麼才能帶給大家一些正面的影響?

抽了支籤,籤詩的典故是葉夢熊朝帝,講的是有能力的人,遇到了貴人提拔,一展長才。那就來談談貴人吧。

我們不狼性,但是我們紮實

我們這個年代的年輕人,可以說是最需要貴人的一代了。高中畢業時在學生髮禁解除的邊緣,一畢業就遇到22k,發消費券,感覺台灣經濟毫無希望。不過,最深的黑暗,往往也將出現最棒的黎明,週遭的朋友對於低薪特別不滿,因此出現了一批對於網路狂熱的新創事業家。那時現任台哥大總經理的林之晨剛創立「之初」,INSIDE網站也剛開張不久,大家都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做出一個Facebook,每天都有令人振奮的創業新鮮事發生。

我也很幸運的搭上這波熱潮,認識了我的貴人、也是我的前合夥人,獎金獵人創辦人Rox。在我為了低薪和自己太年輕導致不被賞識而憤憤不平時,他找了我一起創業,夢想做一個幫助別人實現夢想的平台。也可能是心存善念有天使幫忙,誤打誤撞的遇到很多貴人,不只業績蒸蒸日上,還被美國500 startups投資,也真的成為了一個幫助很多創意人實現夢想的平台。

去了美國,視野變大,我的心也更大了,希望可以到大的市場再創一次業,此時我又遇到了一位關鍵的貴人傅盛。獵豹那時在全球尋找優秀的創業者,帶他們到北京看看,我覺得自己從小研究的命理好像時間暫停了,並沒有隨著網路發展而進步,所以我決定要來改變它,結合命理專業做新的網路創業。這個點子受到了傅盛的肯定,帶我們到北京去走了一遭,也讓我下定決心要去北京創業。

我憑著一腔熱血帶著妻小和幾個朋友到了北京創業,在那裡人生地不熟,既沒有資源也沒有朋友,帶著我們充滿夢想願景的PPT,不停的參加DEMO秀,在6個月內做了60幾場,就希望能找到賞識我們的貴人,給我們資金,讓我們啟動這個夢想計畫。

後來也的確如我們所願,得到了一位企業家S的賞識,願意給我們資金上的支持。他提到投資我們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覺得我們這些台灣來的小伙子很淳樸,做事情也給人一種很紮實的感覺,因此他願意給我們支持,成為了我們的一位重要的貴人。

原本我們還很擔心自己不夠狼性,會不會被挑戰,沒想到我們原有的特質,竟然在此時成了一個被貴人幫助的關鍵。

兩岸年輕人的不同觀點,展現不同才華

幾年下來,很多人問我們,台灣的年輕人和中國的年輕人相比來說,是不是完全沒法競爭?我常常會回答說,在台灣你會看到很多報導,說大陸的年輕人特別強,超積極,視野和格局可能更加的寬闊……等等,這些的確都沒錯,不過台灣年輕人其實也有他的優點。就像支持我的大企業家S所說,台灣年輕人淳樸,做事紮實,自然帶給人一種很能信任的感覺。雖然台灣人創業可能沒有那麼快成功,但是可能更穩,會把一些事情打磨的很細,給人一種非常用心的感覺,這就是台灣人的強項。

這樣的差異可能來自成長環境的差異。我們是22k的一代,當時被人認為是草莓族,非常不被看好,但中國大陸的同齡人卻面對經濟爆發、飛速成長,被認為是未來的希望的一代。所以在和大陸創業朋友聊天的時候,他們第一個思考的,就是這事情能做多大,能不能在全球做到百億然後上市。反觀台灣的朋友,比較會先談這件事對於社會、對環境的意義,或是對於自我實現上的意義。

也因此,中國青年創業家對於商業模式的創新和他們的速度及企圖心是非常強的,而台灣人做出來的東西則是會吸引一群信念很強的人,做出一些很深入人心,發人省思的產品。這是兩種不同面向的才華,它同時間都在為這個社會創造出一些新的價值,如果能把兩者揉合,那創造的火花就會更精彩。

文化碰撞下的靈光

去年的下半年,我找上了我的導師林大涵。林大涵是貝殼放大執行長、台灣30 under 30的得主,是台灣群眾募資界教父級人物,也是 22k時代下閃爍的一顆超新星,同年的我們,常開玩笑說他是76年次之光。

我們認識非常久,7、8年的交情,兩人都是屬於從副手走向獨立創業的創業家,所以中間也有不少心路歷程可以交流,彼此之間維持良好友誼。不過因為他的思路敏捷,所以當有遇到問題時,問他一定能得到一些從未想過的答案。

我趁著這次要在台灣佈局的機會,請教他我想導入的新管理制度。在和他的交流中,激盪出很多火花,我從中國大陸慣有的管理模式出發,他從台灣新創的角度上給我建議,讓我的公司做出了一套兩者兼容的新管理方法,同時間也帶給他一些靈感,可以有一些管理上的新作法。

也因此,我更加確信,如果兩岸的人才能夠有更多的合作,那創造出來的東西會是很讓人驚豔的,而這樣的文化碰撞,也就可能會得到更多的伯樂賞識,進而得到更多貴人的協助,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最後再回到一開始的籤詩,葉夢熊朝帝,其實就是這樣一個故事。葉夢熊本來只是明朝的一個文官,但他認為要文武結合,才能讓百姓平安,於是他就投入鑽研軍事戰略,某次他在剿匪的傑出表現,得到了貴人提拔,於是他有更多展現軍事才華的機會,甚至研發出當代最強的火器──葉公神銃,最後得到皇上賞識,在無人敢對寧夏出征時自告奮勇,大勝而歸,成為當代傳奇軍事家。

這恰恰好是在說多元文化的結合,就能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同時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有足夠的才華時,貴人自然會出現,給你機會,讓你一展長才,到時就如鯉魚躍龍門,大放異彩,履建奇功。

而我也是這樣期許自己,希望能結合多元文化的力量來做出更多對社會有益的事,我一路上遇到兩岸很多貴人的幫忙,也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別人的貴人,如同我很崇拜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教授一樣,為這個世界做出更多的貢獻,成為這個世界的貴人。

兩岸青創業者簡少年(圖右),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的合照。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作者簡少年為連續創業者,曾因為對新創企業的熱血而共同創辦獎金獵人網站,獲得美國500startups加速器投資。後來又因希望結合自己的興趣及對新創的理解而前往北京,創辦命理科技新創公司桃桃喜。受知名創投心元資本及上市公司拉卡拉旗下考拉基金投資,專注於命理與科技的結合,投入命理創新不遺餘力。對於兩岸新創生態有親身經歷及深度的觀察,是少數同時具有兩岸新創經驗的台灣青年創業家。)

此文同步刊登在獨立評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