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日子裡,都要無時無刻的歸零 

我認為,參加華人領袖一百最該做的是用心聆聽

懂得聆聽,成為我打破盲目循環的第一步

這是一個要用心尋寶才有收獲的平台

拿到錄取門票的這一刻開始,就彷彿像是人生、工作、生活的重新打開;

無時無刻的歸零,聽見

是我在華人領袖100,”重新”學會的第一個技能!

我分享這個做法,是因為:

在大公司工作10年上下,帶著還算有點社會歷鍊、見過了幾次大場面、認識了些有頭有臉有大人物、獲得了幾次大頭大腦的殊榮肯定,造就先前的我,些許自負、自以為是、目標導向,更直接點,可能勢利些、功利主義當頭,以為自我正在不斷的突破與進步,正努力往”自定義”層峰邁進。卻不知道,其實是也沒有意識到,那個所謂的自定義,正是將自己推向井底之蛙,建立那口井的原兇;

更多深具影響力的人、事、物,正在同時間不同場域,以華麗的姿態上演著…

他們在影響的,是這個社會、這個世代、這個國家、這個世界,不單單是眼前這個所謂大公司的微小疆界…..

替自己找到生活的意義: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每週15小時起跳的會議時間,消化與執行每天100封以上的未讀信件,無法讓Line上的紅點點出現超過3分鐘,創造各種已讀必回的格式化清單;會議召集、討論、follow up,從國外不定期的市場報告、行銷與業務單位的role play、小組會議進度更新、部門專案管理、各種垂直、橫向、綜向、交叉的跨部門合作討論,內部外部目標的溝通……跟催、執行、監督、訂定一個又一個的季度年度未來數字化目標,如何領先進度,怎麼超前達goal,怎麼有效資源最大化,使命必達習慣化,是我,自我認知的職場上生存法則。

透過華人領袖100的這個平台與組織,看到了與先前生活、工作圈完全不同的長相,不僅是導師願意無私無傭的付出,在各種忙錄塞爆的時程表,定期或不定期撥出時間給導生、甚至天天line手把手教學,教導怎麼處理國外老闆的問題,怎麼將報告變成”有效”的自我價值呈現,這是一個在我價值觀以外的不可置信,是一個啟動我思考的始點;

原來,成為有影響力的人,不該局限在工作與公司內

原來,對我的人生、我身邊的人、甚至這個社會,我可以做得可以更多

這個啟動,讓我在面對工作及生活中的決定,有漸進式的改變;在工作上,訂定年度方向與決定前,去除「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執行面思考,反之什麼樣的決定可以帶來差異化的呈現,如何在達到業績的前提下,讓台灣的團隊在策略及回饋力,帶來比其他市場更多影響力,Be a best practice.

在生活上,我預留了更多時間在工作以外的付出,受到Judy 號召 + 看到各個導師與志工間的無私,看到了如何讓生活甚至是人生更有意義,啟動了我的自我對話,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才猛然一驚發現自己對於回饋力,等級就是個0;開心而且興奮,這個改變的開始,甚至些許的驕傲,自我認知進化了,到了一個不同的層次,一樣是目標導向,但卻褪除些功利與勢利的色彩,感受自己,有機會的能力提供給有需要的人,是一個從taker變成giver的轉換,相信,一個想像不到的正向循環,正在展開!

每一次的反思與選擇,都有機會意識到,自己是不是正在被無意義的事綁架? 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不僅是單單的三省吾身,而是找到這段生命的旅程中,最有意義的事,有意識的,在選擇方向!

將自己歸零:聆聽各式各樣人生解鎖

當你看見一個招生網站,說要打造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貴人學平台,說要串聯 30 世代的影響力,並有橫跨各產業,擁有無數實戰經驗的 40、50 世代的導師,正準備傳承他們的經驗與智慧給你,蓄勢待發,幫你打造一個自我實現的最佳舞台;

你,第一個動作會是什麼?

搜遍這個網站上的每一個頁籤,翻了四五次,然後仍然找不到報名的費用? 內心想著報名可能免費,但導師的指導與諮詢怎麼可能公益?

“先入為主、刻版印象”,是我加入華人領袖100後,第一個被破除的窠臼。

“歸零” 是我在這裡不斷提醒自己的一個功課。

能被錄取為導生,部份也是等於在某個領域或職涯上,有不錯的表現、肯定跟獲得殊榮,帶著這樣瀘鏡的我,一開始很習慣在各種交流,忘記卸載自己的預設立場與防衛心,聆聽他人分享時,準備好的不是好奇心,是先入為主,想要汲汲營營的收獲,到底哪一些對我的職涯有幫助,這樣的心態,錯失掉的,就是那場,可能大大影響人生的對話;

我可以很肯定的分享,在這裡的每一個人,無論各種身份,導生、導師、志工、協會會員,都對分享與回饋有著滿滿的熱情!

在參與每月的happy hour前,我會開啟5分鐘的自我對話,這裡不是利益導向的交際應酬,每一次的分享我都要找到3個以上的take away,卸載自己目標導向的習慣(只想聽對自己有短期幫助的收獲),提醒自己要保有對事物的好奇心,同理立場與想法,感受別人的思維,進而產生的對話與互動,必將帶來無法預測的巨大能量與影響力

最後,我想跟你說,有能力將「過去」留在過去,才有能力遇見最好的「未來」

我覺得這樣做的好處:

你將找到工作或生活的意義

具體學習與感受,進而開始正向的循環

累積的能量與學習,是未來自我實現的基石

回頭想想,可以做得更好的建議:

與自己對話,找到生活的意義

歸零,卸載預設立場與防衛心

每次交流都找到至少3個收穫

開始回饋,付出自己給需要的人

我認為不該使用的態度或不該做的事:

先入為主、刻板印象

Be A Taker

只想聽對自己有幫助的分享

如果你跟我很像,歡迎找我聊聊

金融行銷背景,擅長B2B 、B2C與VIP客戶的行銷策略規劃與落地執行,達成率與執行率排名永遠維持在前3%的大公司打工仔。

#世界前500大上市公司 #回饋力從零開始  #用心聆聽 #沒有一種幸運不需要努力

看看其他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