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業務只是談判話術?累積人脈的工作,幫我實現助人初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大四那年學期結束前,我去找國際投資授課老師,央求他當掉我。他一臉驚訝地說:「大部分學生都是來求我讓他過,逼我當掉這門課的,你還是頭一個!」事隔十年,老師當時一臉狐疑、難以置信的神情,至今依舊清晰印在我腦海裡。
和大部分的學生一樣,大學四年過後,我對未來還是非常迷惘不知所措。當時面臨畢業與否的抉擇,我知道自己一定可以順利畢業,但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可能錄取微軟實習生。我思考許久,克服各式各樣心理恐懼,鼓足莫大勇氣,才開口請求老師讓我延畢。因為我得維持學生身分,才有機會參與微軟實習計畫。
還好,最後老天爺眷顧我,讓我順利錄取。不喜歡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我,第一件事就是自願擔起組長職責,讓自己練習串起陌生的組員、練習在陌生客戶們面前說話,克服我天生的恐懼和怕生心理。那年我持續不斷的爭取產品演講機會,到計畫畢業時,我在台灣北中南各地分享了共50場產品講座。
後來,我身邊的組員們不約而同都選擇了業務這條路。除了這段時間的經驗累積,更是來自職場前輩的分享。我們總是眼睛發亮的聽著他們在工作上的精采故事,想像自己將來的生活,是不是也會這麼驚心動魄?前輩們總是說,業務是非常值得的選擇,你一定會碰到很多痛苦和挫折,但也會收穫更多意想不到的美好。這些不斷反覆的話,像是顯眼的刺青般,提醒我「別怕,繼續前進!」
怕生是本能,往前一步才看得到不同風景
其實,我的個性是極度怕生的。不論是懵懂的孩童時期,周圍環繞無數同儕的學生時期,或是剛出社會工作的新鮮人時期,面對陌生人我總是本能的抗拒,擠不出一點笑容,忘了該怎麼說話,甚至無法好好正眼看眼前的人。
2013年,我在退伍前夕投出數十封履歷,應徵的職稱全都是業務。最後我分別拿到了科技業、遊戲業、金融業、醫療業的錄取通知,但我選擇進入與我唸的科系全無相關、身邊也沒有人脈的醫療業。因為當時我偶然間看見TOMS的故事:這家鞋業公司透過企業經營模式關懷開發中國家的青少年,「買一雙捐一雙」的善舉幫助更多孩子改善上學路途的品質並提升健康。助人助己的商業模式,在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也因此,選擇這份工作前,我就在腦海中無數次想像,自己在未來能透過工作幫助更多病人,在家人有需要的時候可以給他們信心,想像身邊的朋友把自己當成醫療產業的引路人。
然而剛進公司,由於不熟悉客戶產品、也不了解主管個性,怕生的本能浮現出來,不敢發問、不知道怎麼回答、有時想說什麼又覺得算了,這樣的小劇場每天上演。剛成為業務代表的前半年,我每天下班前的最後任務就是打給當時的主管,報告今天的狀況。我記得當時每到下班時刻,都會特別把車停在路邊,先做好幾次深呼吸,思考待會應該如何報告才不會被慘電。只要那天談話順利,就可以讓我心情愉悅一整晚。但後來我慢慢發現,不管狀況再怎麼糟,都有處理的可能,然而如果因為害怕而拖延、逃避、不把事情說清楚,反而才會帶來更多不必要的麻煩。
隨著經驗值累積,我逐漸可以和每次重要對話、演講前的顫抖和心跳加速共處。從一個小小業務,到如今在外商醫療產業擔任產品經理,我偶爾還是會因為害怕和緊張而不斷反胃,但重新回想當初的人生決定,也仍然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是當時敢於逼迫自己、不讓自己面對挑戰而退縮,成就了我現在熱愛的工作模式和生活。
助人得到的快樂,讓我更渴望在這條路上精進
選擇業務工作的另一個原因,來自我的家庭,以及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準則 : 助人為樂,樂於助人。就像善的循環,當我因為幫助人而得到快樂,也讓我更願意帶著好的心情再次幫助其他需要的人們。
我爸爸的職業是警察,這一直是我非常自豪的一件事。小時候單純認為警察很帥可以打擊壞蛋,長大後還是覺得警察很帥,天天幫助需要的民眾,又同時有好多好廣的人脈。爸媽總是告訴我,「書念不念得好無所謂,善良才是我們對你的要求。」因此對我來說,能幫助人,又能賺到錢,還不算是幸福的工作嗎?
記得我工作後的某天,接到爸媽打來的電話,緊張地告訴我奶奶因為心肌梗塞送急診了。剛好,奶奶送去的醫院是我負責的醫院,主治醫師也是熟悉的名字,相關的病症也是我熟悉的心臟科領域。因此在陪家人等待時,我可以提供他們相對正確的資訊,減低因為不確定病況的不安,也從熟悉的醫師身上得到安心的支持。那次經驗讓我深深感到一般人面對親人生病時的焦慮與無助,也發現自己真的可以透過工作上的累積,實現當初想像中助人的初衷。
在這些年的工作中,除了家人外,朋友偶爾也會有類似的尋求協助,每次收穫的一句謝謝、一個笑容,都會再次加深我選擇這份工作的熱忱。不僅僅是能透過產品或是臨床知識協助醫師、幫助病人,也可以將自己累積的經驗與正確的資訊分享給身邊需要的家人與朋友。因此,偶爾有學弟妹詢問我,該不該選擇醫療產業工作?我都會分享我自己的這些收穫,也期待他們未來在工作中獲得一樣的快樂。
找到生命中的感動火花
皮克斯動畫《靈魂急轉彎》是近年最觸動我的影片,我特別喜歡裡面「火花」(spark)這個概念。每個人生命中,都會有讓你感受特別美好的火花,無論是看著天空湧起的感動、打動心弦的音樂、陪家人吹著海風的親密時刻、或是收到一個人感激溫暖的笑容。
去年10月,長期關注流浪動物的我突然想到,既然關心動物,為什麼不來收養一隻流浪狗呢?我嘗試把平時工作的談判技巧放到房東身上,透過詢問、了解疑慮、給予解決方案,從文字和電話溝通說服房東讓我養寵物,同時關注社群的送養文,短短兩週內,我領養了我這輩子的第一個女兒:辣妹。
收養動物的過程,看似是我幫助了她,給她一個溫暖的家,但更多的是她給我的感動。回到家能看到她興奮的蹦跳迎接,出了門能看見這世界最單純的陽光笑容,我知道那一刻,就是屬於我的火花。
(作者William沈于崴,現任醫材外商公司產品經理,業務經驗7年,相信幫助他人會給予未來的自己更多幸福,未來期待也會持續在醫療產業寫下更多自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