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世代外商財務長的「航海王奇幻旅程」

高跟鞋走過地板的清脆聲響劃破一早的靜默,總在同個時間踏進辦公室,按下熱美式咖啡按鍵開啟一天。穿梭在實體或線上會議之間,也許是專案週會、管理團隊月會、總部預算會議,可能是中文、英文,偶爾還有德語閒聊。午休時段也不能輕易放過,要把握時間上健身房鍛鍊30分鐘,讓自己精神抖擻面臨每日下半場審閱客戶合約,和團隊一起在死線前校正並交出財務預測的挑戰……
我是王海倫,這就是我30世代外商財務長的日常。
從會計走向國際
時間倒轉到十幾年前的台大會計系畢業典禮。大多同學都在畢業前,透過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得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我也不例外。每天到不同客戶辦公室出外勤查帳,回所內加班爆肝,雖是馬步紮穩的審計基本功,但有時不免懷疑,自己的職涯難道只有這種可能?
於是我聽從心底的聲音,加入了截然不同的傳產家族企業,自願到胡志明市、雅加達、三寶瓏長期出差,當一個台商海外子公司的會計小主管,評估投資案、編列預算、導入ERP,也同時要與廠長、生管、陸籍幹部、越南或印尼的會計夥伴們打交道。這是我第一次接受不同文化的洗禮與衝擊。即便長時間待在異鄉、廠辦的生活環境也不如台灣便利,卻覺得好過癮。
歷經一年多準備,我申請上美國幾間MBA與英國London Business School(倫敦商學院)的金融碩士,在差點家庭革命、半被強迫放棄美國夢之後,我誤打誤撞踏上了未曾想過的歐洲之路。我們一班大約有120人,班上同學的組成也如迷你聯合國,除了最大宗的中、美、印,另外還有智利、保加利亞、南非、烏克蘭等各種國家。在這對我來說前所未有的國際化環境裡,我們分組討論、並肩學習,偶爾也共享美食、一起旅行。
和多數人一樣,我攻讀商學院最重要的目標莫過於轉職了。出國前我曾天真幻想拿到名校畢業證書後就能一帆風順,殊不知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求職,真是談何容易!況且倫敦最不缺的,就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濟濟人才。內向的我得鼓起勇氣在校園招聘現場和各大企業人資和校友聊天、毛遂自薦,然而一開始未能釐清自己的方向與優劣勢,加上沒背景沒身分,我多半的工作申請都石沉大海。偶爾會收到面試邀請,但最後要不是被拒絕,要不就是碰上人事凍結。
雖然整排的路燈都熄滅了,但南國的孩子總有一股近乎傻勁的韌性,想再堅持、再試一下。
邁向挑戰乘風破浪,卻被一通電話帶回台灣
偶然間,我得知一間德商科技大廠財務儲備幹部計畫(Finance Excellence Program)的資訊。德國對我來說,又是一個從沒想過的目的地。不過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我提出申請,研究這家德國百年老店、與校友聯繫、爭取面試練習機會、熟悉管理顧問解決問題的套路。本來不抱任何期望,沒想到竟幸運順利過關斬將,獲得該公司總部人資與各層級財務長的青睞。
我還記得最後一關面試,是在地面仍積滿殘雪的2月。面試後我走在陌生的巴伐利亞街頭,像觀光客般觸摸號稱可以帶來好運的銅獅雕像,不久就接到人資通知,說我被錄取了!當下我像中了樂透一般在街上興奮尖叫,引來不少側目。我的海賊人生就此展開,也結下了我與德商科技大廠的不解之緣。
2年內,我輪流在慕尼黑、愛蘭根與成都做了三個專案,每8個月搬一次家。我在現任集團財務長身邊做幕僚團,分析各事業單位與各國財務數據,準備簡報讓財務長能說一篇好的策略故事;踏進天府之國,參與當時海外最大自動化工廠的籌辦、導入採購流程與產品成本設算機制;最後回到總部做管理報表,整合專案經理,深入了解美國、日本、德國、中國等各區塊客服業務,並將報表推廣至各個地區。
這中間其實有無數挑戰。全然陌生的語言、寒冬低至零下20度的天氣、日耳曼民族看似冷酷難以親近的文化差異和晦澀隱約的種族歧視,於我而言都需要重新適應。但每每想放棄的時候,我還是想懷抱著胸中的一把火繼續闖闖,挑戰自己的極限在哪裡,不知不覺也就走了那麼遠。
就在2年儲備幹部計畫結業、前程似錦,公司紐約的職缺等我接受之際,家裡的一通電話告知外婆罹癌的噩耗。我在冰天雪地的彼端痛哭失聲,終於明白人生不見得總能贏者全拿,每種選擇都有要付出的代價。
我毅然回台。職涯發展可以先蹲後跳、曲直向前,但與家人共度的時光卻是千金難買。
現在進行式的奇幻旅程
回台後我持續思考,既然選擇回台灣,我可以為自己的家人,乃至於台灣的病人做些什麼?因緣際會下我加入了一家中小型美商藥廠,在台灣才剛剛起步,什麼都要自己一手打造的類創業團隊。於是我們開始招兵買馬,做老本行財會自然不在話下,而小至人資到位前兼管休假、參與新辦公室搬遷與裝潢設計,大至數十種新產品上市的供應鏈管理,甚至對政府單位扮演銷售的角色,將最適採買進口管制藥品的時間點與庫存數量與官員做沙盤推演,同時對應協調塞浦路斯、美國、劍橋的工廠交期……在美商藥廠那幾年,雖然被操得沒日沒夜,但能跨出自己的舒適圈,並與團隊夥伴一起為台灣癌症疼痛病人引進最新的用藥、推廣新的治療理念,更重要的是能陪在家人身邊、外婆抗癌成功,一切都很值得。
3年多前,一直有保持聯繫的老長官的問候,一項前主管西進上海的人事異動計畫,重啟了我回到老東家德商科技大廠醫療的契機。我何其有幸,能夠重新加入這個大家庭擔任財務長,既是信任也是挑戰。
轉眼間我也從年少時背包客的輕狂一步步邁向不惑之年了。回首來時路,除了感恩過去主管們對這小妮子給予充分信任與發揮成長的舞台,也謝謝老天給了我一條不見得總如預期,但意義深長的道路。對於一個習於規劃人生大小事、輕度控制狂、也有時努力過度、被反作用力回彈的我來說,生命讓我逐漸學會臣服的力量,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而這奇幻旅程還要繼續。
(作者王業涵為80後外商醫藥產業財務長,中華民國會計師,倫敦商學院畢業。曾於德國、中國和東南亞工作,喜歡跨文化碰撞的火花。)